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手机扫码开房,一分钟2毛的共享睡眠是什么样的?

    信息发布者:家乡愁
    2017-07-15 16:08:26   转载

    继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以后,共享睡眠也来了!7月13日,北京时间“零时差”来到位于中关村创业公社地下二层的一家共享睡眠体验店。北京时间“零时差”实地探访到,该体验店大约10平米,放着6个睡眠舱,每个舱高1.2米,长2.1米,宽1米。

    该体验店运营负责人韩悦告诉北京时间“零时差”:“目前,北京一共有16家,公司计划在7月底或8月初将该项目推广至青岛、南京和深圳等城市。”

    在体验店的玻璃门上,贴有睡眠舱的使用价格。在高峰期时,即每日11点——14点,睡眠舱的使用价格为每半小时10元,而其余时间,每半小时6元即可,每日58元封顶。这也间接说明了共享睡眠最大使用场景在于给办公白领提供午间休憩的场地。

    韩悦说,与日本的胶囊旅馆不同, “共享睡眠”瞄准的是那些寻求快速打盹而不是要求过夜的人群。她同时表示,所谓“包月”,目前也仅仅是一种概念而已,公司还没有真正推行这一理念。

    共享睡眠这么火,无非是蹭了共享经济的风口。而共享睡眠到底有多大的想象力,现在还未可知。北京时间“零时差”现场注意到,6个舱中只有3个舱有人在休息,现场大多数人都是慕名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

    韩悦称,虽然没有具体的流量统计,但是中午时段基本处于满舱状态,下午也会陆陆续续有一些人来。

    北京时间“零时差”在亲自体验了一把“共享睡眠”后发现,舱内有充电插头、免费WiFi,灯光可以随着自己的喜好而调节,也有镜子可在睡醒后整理仪容。但是,舱内只有一台小电风扇,在炎热的夏天,睡眠舱的温度确实有点高。韩悦对此解释到,目前正在研发下一代可以调控温度的睡眠舱。

    另外,虽然运营方提供了一次性毛毯和床单,但是床单只是薄薄的一张纸,床垫和枕头也都属于共用状态。而如何保障睡在舱内人员的安全,也是周围多数人关心的问题。

    韩悦认为,他们运营团队每日一次清洁,确保舱内卫生和整洁。至于睡眠舱的安全问题,韩悦称,在产品设计上,开门方式只有两种,用户扫码开门,或者内部物理开门,其他人无法外部开门。

    据悉,共享睡眠项目始于今年4月,而该家体验店于6月开始运营。目前共享睡眠团队共十几人,创始人是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海归。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